焦点访谈|执法亮剑斩断“固废”跨区域违法倾倒链!
发布时间:
2025-03-27 13:09:05
关于固体废物的产生■■■、收集、运输■、处置,我国法律有着严格的规定。但由于行政区域交错,固废处理成本标准各不相同,这就使不法分子利用跨区域违法倾倒
关于固体废物的产生■■★◆◆■、收集、运输★◆■◆、处置,我国法律有着严格的规定。但由于行政区域交错,固废处理成本标准各不相同,这就使不法分子利用跨区域违法倾倒固废牟利有了可乘之机■■★,而各区域交界处往往又是疏于管理的地方,这又让跨省、跨市非法转运倾倒固废,逃避监管有了空子可钻。所以解决治理跨区域倾倒固废垃圾问题还要各地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只有这样才能让非法分子无处可躲■■,无处可倒★★◆◆。
调查显示,这些固废来自江苏无锡、常州等地,属于省内异地非法转运倾倒★■◆◆■★。在安徽省广德市★★,公安机关查明,两千多吨固废来自浙江杭州,属于跨省异地非法转运倾倒。
安徽省广德市卢村乡同溪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李太会:◆★■◆■★“看到就是黑的淤泥◆★★◆,然后这样斜着流下去的★◆■,然后我一看这个地方,我说这个泥巴肯定是外面拖来的,就赶紧行动起来了。因为我们也不敢第一时间做出判断,怕有毒,因为我们也是水源保护地■■,所以就跟乡里面环保部门赶紧对接◆◆◆■■◆,包括市里面都来检测了。”
专业人士指出,从固废移入地来说,各地区执法、处罚标准不同,有些地方处罚力度较轻,导致这些地区成为固废非法倾倒的“重灾区”★■★★■■。
专业人士指出■■,要防止类似事件再度发生,需要◆◆■◆◆“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源头上,合理规划和补充固废处理设施;监管中★◆★,整合住建■◆■、环保■★◆■■、自然资源等职能部门,形成联动;对非法转运倾倒行为◆◆★,发现后应给予适当严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固废分为普通固废与危险固废。检测结果显示,这些黑色倾倒物不含有重金属,只是普通固废★■★★。
这里是安徽省广德市同溪村,2023年11月3日清晨,村干部巡查时,在这条小溪边发现了大堆这样的倾倒物。
(焦点访谈)■◆■■◆: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我们生活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也就是俗称的各种垃圾越来越多。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大宗工业固废产生量达到42■■★.34亿吨■★★,是世界上固体废物产生量最大的国家之一。如此庞大的固体废物如何处置,事关生态环境保护,事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以下简称《固废法》)对不同类型固废的处理有严格的规定◆★★■,但由于不同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固废处置能力以及成本等因素影响,一些企业为了逃避对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固废处理责任■■◆★★■,打起了非法跨地区甚至跨省份偷排的歪主意。
以安徽广德来说■★★◆,专案组查清了非法转移倾倒的链条,处理了40多人★★◆★■◆,但由于都是普通工程渣土,对环境的造成损害较小■■■◆,只能行政处理。另外有的司机有意分成多次非法倾倒★◆◆,因为单车单次数量不大★◆◆■,危害不明显,也只能行政拘留同时处以罚款。
而固废处置又涉及收集◆■◆◆◆、贮存、运输等多个环节◆■★★★,以及住建、环保、自然资源★◆、交通等多部门,监管部门多,容易各自为政,形成监管盲区,不法人员就趁机钻起了监管的漏洞◆★。
这是工作人员当时拍摄的画面■◆◆,视线所及全是非法倾倒物,大院内原本有一处高速公路取土后留下的深坑,因为固废太多,甚至快填平了取土坑★★,测量显示,这里至少倾倒了两万多吨各种固废■■★★,包括砖块■◆、混凝土等建筑渣土,以及废布条★■■■、塑料等生活垃圾,随后的司法鉴定显示,这些固废对环境存在着威胁。
办案人员调查得知,为徐某华提供上游固废货源的,也是一处非法垃圾中转站,中转站随时更换场地★■■◆■★,和徐某华等人全是电话联系,现金交易,交易完毕随即切断联系。因此要查清链条各个环节非常困难。
广德处于浙江、安徽两省交界处★■■■◆,倾倒地同溪村距离省界只有三公里,根据这一距离以及对附近群众走访,执法部门初步判断这应该是外来固废。随着进一步调查◆★■★★,执法部门又在广德全市多处发现了高度类似的倾倒物■★■。
陈传清◆★■:“因为他是个人行为★■,我们当时只能对个人进行处罚,当时个人按照法律法规★■■★◆★,个人处罚是200块钱。◆◆■★”
以安徽广德查处的这起倾倒案件来说,源头来自于杭州一处地铁施工工地◆■■,施工方通过中介人员,将工程渣土转包给没有处置资质的运输公司,运输公司再向外转包,最终由货车司机非法转运倾倒在了广德等地★■◆★■■。
安徽省广德市城市管理局副局长陈传清◆■:“因为当时看到是黑的★■,我们本地没这个垃圾,考虑到是外省来的★★,因为这个位置它也是在两省交界的地方■◆★★。★■◆◆”
普通固废又包括工业固废★◆、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农业固废◆★★◆★。执法人员判断■★■◆,这些是施工中产生的工程渣土◆■,也就是建筑垃圾。
公开信息显示,近年来◆■★◆★,全国各地异地非法转移倾倒固废现象频发◆■★■■,尤其是省际、市际毗邻区域成为非法倾倒重灾区。
江苏省镇江市丹阳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局执法一所所长陈建中:“这个司法鉴定的结果就是属于有害物质◆■◆◆★,可能堆放过程中经雨水渗透浸淋后,会存在污染因子溶出的情况,可能会对这个土壤等环境造成一定损害。”
跨区域非法转移倾倒固废行为极其隐蔽◆■★,区域间难以信息共享,跨区域取证难,也给打击防范带来了不小的难度★★■■。安徽广德和江苏丹阳两起事件,都是在公安部门介入后才得以查清,即使这样,以丹阳市非法倾倒案来说,到主犯获刑为止◆★,执法人员也没能查清这两万多吨固废在无锡、常州的最初源头。
不法人员获取暴利的背后,是对环境生态的极大破坏。丹阳市在对这两万多吨固废进行司法鉴定后,立即组织人员分类、清理,修复环境。从2023年8月到2024年5月■■■★◆,用了大半年的时间◆★,才基本完成清运★■■◆◆。
就在安徽省广德市追查这两千多吨固废来源的时候■★■◆◆★,江苏省丹阳市也发现了数量更多的固废。2023年4月,丹阳市丹北镇工作人员在用无人机巡查时发现,在这个大门紧锁的大院内,堆放着大量不明废弃物★■■◆★。
安徽省广德市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廖雪萌:“经过我们对案件的复盘分析,发现存在四个利益链条,首先是由施工方将这个渣土进行转包,包给土方中介,土方中介拿到渣土是3100元每车★★,然后土方中介按照2700元每车的价格转包给了车队负责人,车队负责人又把这个业务以2200元每车的价格转包给驾驶员,驾驶员拿到这个业务以后又去寻找地接人员,付给地接人员每车500元■◆★,这个利益链条还是相当完整的★◆■。”
安徽省宣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执法支队广德大队教导员兼副大队长郭伟◆◆:“到了现场之后,我们看到这片区域就是一堆黑色的固体废物◆■■◆★,我们当时也不能确定是什么物质◆★■■,同时通过公安的视频监控◆◆■■◆★,各种渠道来查找固废来源★◆◆★。然后我们同时使用重金属快速检测仪做一个初步判断,根据检测的结果当时是没含有重金属。”
丹阳市随即成立专案组★★,公安、生态部门同时介入◆◆,通过调看监控,查找涉事车辆■◆,最终查明这是一个专门从事非法转运倾倒固废的团伙,涉案人员31人★★■■◆■。以徐某华为首,组织联络上游货源、下游倾倒场地以及运输车队。
打击防范固废非法转运倾倒,关键还在于顶层设计,专业人士建议,可以制定区域性法律,整合区域固废产生、运输■◆■★★、处置等信息■■★,统一处罚管理标准■■◆★★,完善部门、区域间的联防联动联控机制◆★■★。
根据《固废法》◆★★■◆◆,转移固体废物出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贮存、处置的■■◆★■,应当向移出地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并经接受地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同意后,在规定期限内转移◆◆■■,未经批准的,不得转移。但据记者了解,两地主管部门都没有接到申请和相关材料,并不了解情况★★■★◆。
“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咨询专家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温宗国★◆■★:◆★◆◆“目前区域发展不均衡还是比较突出的,那就会体现在固体废物处置的成本地区差异就比较大,对一些发达地区固废处置成本高,那设施又不足,在这两个因素推动下,就有动力去往处理成本比较低的区域进行转移,所以经济性的原因、技术成本的原因是一个很重要的根本原因。◆■”
李太会清楚地记得,头一天这里根本没有任何倾倒物,这条小溪是广德市饮用水源地的汇水区,禁止堆放工业废渣、生活垃圾和其他废弃物,于是李太会很快联系了管理部门。
处置固废要有相应投入,不同区域处置成本各不相同,这让很多机构选择将固废跨区域转移处置★★◆■◆■。
那么跨区域转运倾倒利润有多大呢?在江苏丹阳,徐某华组织、操作转移倾倒固废仅一个多月★◆★■,就获利25万元。
江苏省镇江市北固山环境资源法庭审判长朱莉莉:★◆■★■“就是说我们要溯源到源头的垃圾转运站相关人员◆◆■■■,要认定他们构成与运输车主是共同犯罪,那么认定共同犯罪的一个前提就是说需要有充分的证据证实,垃圾转运站的工作人员要明知运输车主把这些垃圾是偷偷倾倒出去的◆★★,并没有送到正规的处置场所去处置★◆◆◆■■,这个证据在取证的过程中是相当困难的◆★。”
根据《固废法》■◆,工程施工单位应“按照环境卫生主管部门的规定进行利用或者处置,不得擅自倾倒、抛撒或者堆放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建筑垃圾随意倾倒,会对土壤、地下水产生危害。那这些渣土是哪来的呢◆◆■★■?
关键词: